研究所简介
研究所成员
朱蕴轶
朱蕴轶,女,2002年获安徽大学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,副教授,主要研究方向为澳大利亚文学。
电子邮箱: yunyizhu@hotmail.com
翻译:
黑暗中的孩子《大洋洲文学》,1997年
飓风季节《外国文艺》,2016年第3期
论文:
1.阅读活动中的认知和情感 ,《安徽大学学报》(人文社科版),2002年第3期;
2.从对立到统一——试析“二轮转”手法在马洛夫小说创造中的运用与表现, 《安徽农业大学学报》, 2002年第3期;
3.走出异化的阴影 寻找迷失的自我——马洛夫早期小说主题探析 《当代外国文学》 , 2003年第3期;
4. “夏娃”的困境与抉择——吉尔摩的婚姻伦理观解读 ,《世界文学评论》,2012年第2期;
5. 朱迪思·赖特的诗歌世界 ,《二十世纪大洋洲文学研究》 安徽大学出版社, 2008年12月
6. 从《浅滩》和《土乐》看温顿的“恋地情结” 《大洋洲文学研究》(第一卷),安徽大学出版社,2014年12月
7. 大爱无疆——从《浅滩》看温顿的生态伦理观 《大洋洲文学研究》(第二辑),安徽文艺出版社,2015年11月
8. 语言和音乐的魔力——《一种想象的生活》和《土乐》中的“流放”和“身份”《安徽大学学报》(人文社科版)2016年第5期
9. 多元化与民族化——2015中国澳大利亚文学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;《大洋洲文学研究》(第三辑),安徽文艺出版社,2016年12月
10. 地狱•创伤•救赎——析霍斯皮特尔《奥菲斯悲曲》,《大洋洲文学研究》(第四辑),安徽文艺出版社,2017年12月
11. 自由的悖论——《象牙秋千》的文学伦理学解读,《大洋洲文学研究》(第五辑),安徽文艺出版社,2018年12月
12. 图尔敏论证模型在英语专业批判性阅读课程中的应用,《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》,2020年第2期
科研项目:
1. 2004年省青教“当代澳大利亚诗歌研究” ;
2. 2012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“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的当代澳大利亚小说研究” ;
3. 澳中理事会2011-2012竞争项目“当代澳大利亚生态文学”。
4. 2016年度安徽大学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“超越边界——霍斯皮尔特小说研究”
教学项目:
安徽大学2014年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精品资源共享课程——英语阅读
教材:
新思维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系列规划教材 《英语阅读4》
获奖情况:
1.安徽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三等奖;
2. 安徽大学2003年教书育人奖;
3.《英语阅读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》获2005年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;
4. 2016“外研社”杯英语阅读大赛总决赛指导教师特等奖
5. 《英语阅读教学改革与竞赛实践》获2018年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
6. 安徽大学2018年度本科课堂教学优秀奖
学术交流:
2012年7-8月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访学。